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恐怖袭击、金融危机、对外战争、民粹浪潮与新冠疫情等变局的冲击下深陷经济社会发展困境,频频“退圈”等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更暴露其现代化的排他性与自利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界性奇迹。因此,从比较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与优势,更能为世界各国现代化拓展新的路径。
一、中国式现代化突破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充满血与火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不仅自身已经实现的现代化存在着内在矛盾,而且其外溢的效应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血雨腥风般的灾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新道路,既规避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固有弊端,又为破解世界现代化难题提供了全新范本与道路选择。
(一)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充满内在矛盾与困境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实现剩余价值为主要特征的,资本逐利性导致对价值增殖的无限追求。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以资本逻辑为根本导向、以追求资本剩余价值为动力机制,为少部分人谋取利益的现代化。其现代化进程及其结局都带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特性与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反映在现代化进程中,就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对抗。
(二)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内在的对抗性矛盾,特别是消除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对抗性矛盾。
二、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中心—外围”依附体系,走出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道路
二战后,许多新兴国家奉西方现代化之路为圭臬,虽然在一定时期国内经济获得发展,但却由于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过度依赖而逐渐丧失国家独立性,沦为西方国家的附庸,普遍难逃从较快增长走向低迷停滞甚至是陷入动荡的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条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成功破解了二战后新兴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依附性”难题,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道路。
(一)“中心—外围”依附体系中的后发国家难以真正实现现代化
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摆脱西方殖民统治、赢得政治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始终难以真正实现经济独立,走向国富民强。对此,阿根廷学者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CoreandPeripheryTheory),指明其深层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凭借工业革命以来积累的优势与发展中国家构建了一种“中心—外围”依附体系。处于“中心”的西方现代化国家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进行剥削,维持自身的繁荣与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由于过度依赖西方国家的技术路径、经济援助等,致使其陷入了独立性与现代化选择的两难境地。
首先,“外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对“中心”国家的依附,决定了其难以实现真正独立的现代化。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试图融入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体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几乎全盘接受西方的理论与发展模式,因此在制度构建与经济增长方式上对标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道路的资本主义化带来的问题是:在产业与技术发展上,对西方发达国家严重依赖;在财政、金融、贸易规则的制定上,基本上照搬西方国家的制度与规则;经济与政治上的依附渗透到思想文化领域中,导致新兴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不可避免地陷入西方资本主义的思维逻辑和价值判断之中。可见,这是一种依附性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而非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引发的直接后果是: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完全受制于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霸权,同时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危机经常会作用于发展中国家,使这些国家陷入停滞、动荡,现代化进程险象环生。
(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道路
首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为创造独立自主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保障。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系是独立于“中心—外围”依附体系之外的自主体系,在国家政权形式、经济形式等方面表现出充分的独立自主性,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可以不受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的“钳制性”影响。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为中国创造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能够破解“中心—外围”依附体面临的政治依附困境,始终走在自己所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国实现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确保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能够抵御来自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各种消极影响,突破“中心—外围”依附体面临的经济依附困境。
三、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形式民主的局限,走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代化新道路
(一)西方现代化中的非民主性
(二)中国式现代化开拓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道路
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经战乱侵略,毫无民主可言。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后,中国也曾学习西方尝试过议会制、多党制等政治制度模式,但均没有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百年征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实现人民民主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与强大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实现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中国式民主,实现了对西方民主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