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内容简介
目录
导论001
一、问题的提出001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001
三、研究思路和路径002
四、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003
五、本书需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006
六、国内外学术文献综述010
第一章上海改革开放的总体回顾、总结与评价019
第一节上海改革开放的基本进程020
一、1978—1989年:改革开放起步阶段020
二、1990—2000年:改革开放突破阶段022
三、2001—2012年:改革开放扩大阶段023
四、2013年至今:改革开放深化阶段025
第二节上海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特色与成绩026
一、把上海改革开放放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来思考和谋划026
二、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关键历史机遇全面推动改革开放028
三、发挥先行先试重要作用深化综合配套改革029
四、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为可复制、可推广探路引航030
五、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城市功能转型032
六、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推进政府职能转变034
七、“大联勤”“大联动”对社会管理模式作出创新035
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与约束036
九、注重改革开放的整体性,协调推进系统性改革038
第三节上海改革开放对全国的作用040
一、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支撑和保障040
二、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示范和借鉴041
三、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服务和影响力043
四、加快对全国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和认识044
第四节上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和动力支撑045
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崛起中的全球城市045
二、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动力支撑:创新“软动力”047
三、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发展模式转换049
第二章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回顾、评价与展望051
第一节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国资国企改革的基本历程052
一、政企分离: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改革阶段052
二、深化国企所有权:试点股份制改革阶段053
三、政资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054
四、以产权多元化为特征的控股公司改革阶段055
五、以资产证券化为特征的市场化重组改革阶段056
第二节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国资国企改革的经验探索057
一、撤局改制,推进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的有效变革057
二、成立投融资平台公司,开创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先河058
三、“三个层次、两级管理”体制,实现对国资管理体制的
有益探索058
四、出售上海家化,首次尝试优质国资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059
五、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顺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060
六、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性重组相结合,大幅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061
第三节对上海改革开放40年国资国企改革的评价062
一、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的成绩062
二、上海现有国资国企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领域065
第四节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对全国的作用067
一、带动与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067
二、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提供示范与借鉴068
三、“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体现国企形象070
第五节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战略举措071
一、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071
二、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举措073
第三章上海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开放087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构建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探索088
一、1978—1990年:上海率先探索组建生产资料市场088
二、1991—2000年:上海多层次商品市场在曲折中发展092
三、2001年至今:国际化、开放性商品市场体系的逐渐形成094
第二节上海多层次商品市场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097
一、发展满足工业化、城镇化等多元需求的商品市场097
二、发展有效调节国内外商品供求关系的消费品市场099
三、依托供应链整合全面提升商品市场流通效率102
第三节对全国商品市场改革开放的引领作用106
一、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背景下,上海生产资料市场辐射全国106
二、发挥商品市场功能,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展资源配置109
三、上海品牌商品市场在全国的引领作用112
第四节新时期上海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的改革开放113
一、发展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交易平台——上海大宗钢铁电子化交易
中心案例114
二、推动流通体制改革,打破区域市场壁垒,统一发展全国商品市场116
三、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商品市场体系的信息化变革118
第四章上海金融市场发展与改革开放121
第一节上海金融市场发展的背景和地位122
一、上海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的背景122
二、上海金融发展对市场化改革的推动127
第二节上海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改革128
一、上海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129
二、金融市场功能建设140
三、金融市场体系改革144
第三节金融市场改革深化与功能完善146
一、市场化机制建设与金融市场效率146
二、金融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148
三、金融监管与风险控制149
第四节金融市场制度创新与扩大开放150
一、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金融制度创新151
二、金融市场环境的完善153
三、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发展155
第五节上海与全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157
一、先行先试:上海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成就157
二、国家战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159
三、世纪之举:上海自贸试验区的金融开放160
第五章上海劳动力市场与改革开放163
第一节上海劳动力市场改革开放历程164
一、1980—1984年:引入市场机制阶段164
二、1985—1993年:培育市场机制阶段165
三、1994—2001年:完善市场机制阶段166
四、2001年至今:国际化阶段167
第二节上海劳动力市场改革开放经验169
一、渐进性改革确保社会就业稳定169
二、对内开放大量利用外来劳动力170
三、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外劳动力171
四、优化人才政策吸引高端人才172
五、率先推出“柔性退休”政策合理开发老年人才174
第三节上海劳动力市场改革开放的影响和作用175
一、为上海的经济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175
二、为我国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176
三、丰富多彩的促进就业政策为我国提供了示范作用177
四、成为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的主要阵地178
第四节上海劳动力市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深化改革179
一、改善劳动力结构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不平衡179
二、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劳动力的国际流动180
三、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181
第六章财税改革与上海改革开放183
第一节上海财税改革的进程184
一、1978—1993年:上海财税改革的放权让利阶段184
二、1994—2003年:分税制改革下的重大突破阶段186
三、2004—2011年:增值税改革试点下的深入发展阶段187
四、2012年至今:“营改增”试点下财税改革范式转型阶段189
第二节上海财税改革的内涵、目标、经验和效应191
一、上海财税改革的内涵191
二、上海财税改革的目标192
三、上海财税改革的经验193
四、上海财税改革的经济增长效应196
第三节中国财税体制改革与上海的经验198
一、以财税改革为抓手,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198
二、服务国家战略,明确各阶段改革定位和改革重点199
三、主动先行先试,为全国财税体制改革提供发展先例200
四、强化区域联动,深化财税改革对国家经济的调节作用202
第四节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上海深化财税改革的路径203
一、近年来国家财税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203
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的贸易管理方式转变204
三、现代服务业开放对财税改革的新要求206
四、重点领域建立新一轮财税制度改革207
五、上海新一轮财税改革具体措施与对策209
第七章改革开放与上海农村发展211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村发展历程212
一、1978—1990年:从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乡镇企业的发展213
二、1992—2002年: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下的农村发展217
三、2002年至今: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219
第二节上海农村改革开放的特点221
一、重视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流转221
二、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23
三、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223
四、建设新城与农村形态的城镇化224
第三节上海家庭农场建设对全国的示范作用226
一、率先探索家庭农场建设中的土地流转227
二、上海松江家庭农场模式的形成与推广227
三、政府扶持家庭农场模式的经验与启示229
四、探索家庭农场的实施成效与创新意义231
第四节上海新型城镇化展望:特大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233
一、积极发展城市体系中的新市镇233
二、郊区经济服务化发展趋势明显235
三、积极推进郊区生态文明建设237
第八章政府职能转变与上海改革开放239
第一节上海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241
一、改革开放前上海的行政管理模式242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型”行政管理模式243
三、全面市场化时期公共管理范式的初步转型244
四、深入市场化时期公共管理体制的全面转型247
五、系统集成改革阶段249
第二节上海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阶段特征和基本经验251
一、上海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路径251
二、上海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阶段性特征253
三、上海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经验254
第三节上海政府职能转变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255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255
二、上海行政审批制度“从管制到服务”理念的革新256
三、上海城市治理中政府“综合配套改革”的积极探索258
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引领示范作用259
第四节新一轮改革开放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思考261
一、探索“四位一体”的“清单管理”模式261
二、构建上海行政体制改革的多元化目标264
三、深化上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265
四、上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265
第九章上海社会管理的改革开放271
第一节上海社会管理的发展历程272
一、上海社会管理的历史演进272
二、上海社会管理特征274
第二节上海社会管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276
一、上海的社区建设与管理276
二、上海的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281
三、上海的社会平安建设287
第三节上海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新思路291
一、深化社会管理机制创新291
二、加强基层社区建设292
三、提升社会协同能力292
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293
第四节上海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探索295
一、“镇管社区”模式295
二、嘉定区的“大联勤”模式300
三、闵行区的“大联动”模式302
四、上海浦东公益服务园区304
第五节上海社会管理创新对全国的作用305
一、上海社会管理创新对全国的示范作用305
二、上海社会管理创新对全国的借鉴作用305
三、上海社会管理创新对全国的服务作用306
第十章上海社会保障体制与改革开放309
第一节上海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阶段特征310
一、完全的单位统筹阶段(1993年以前)310
二、个人缴费和单位统筹阶段(1993—1997年)311
三、制度改革与覆盖面扩大阶段(1998—2010年)315
四、深化改革阶段(2010年至今)322
第二节上海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基本评价及其经验总结326
一、率先性326
二、渐进性327
三、持续性327
四、可发展:缩小缺口,提高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328
第三节上海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对全国的作用和影响329
一、最早提出和引入个人账户330
二、最早实行省级社会统筹330
三、首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330
四、首先实行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救助制度331
第四节上海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展望333
一、上海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现状与问题333
二、上海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展望339
第十一章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的改革开放:历史演进347
第一节浦东开发开放的多元背景349
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世界背景349
二、中国改革开放大格局的形成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国家背景352
三、上海必须面向世界与服务全国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时代背景360
四、上海的城市再造与空间拓展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城市背景361
五、浦东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是浦东开发开放历史必然的内在条件363
第二节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构想369
一、基于上海城市发展的浦东开发开放战略构想369
二、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浦东开发开放战略构想372
第三节浦东开发开放的历史进程375
一、开发起步阶段:(1990—1995年,国家计划的“八五”时期)375
二、重点开发阶段:(1996—2000年,国家计划的“九五”期间)377
三、全面建设阶段(2001—2010年)378
四、“二次创业”阶段(2010年至今)380
第四节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就388
一、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建成388
二、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建成393
三、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迈向全球城市作出了巨大贡献393
四、浦东开发开放展望396
第十二章浦东开发开放与上海的改革开放:国家战略价值405
第一节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谋划408
一、上海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谋划408
二、邓小平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谋划409
第二节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411
第三节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政策411
一、中央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政策412
二、中央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政治支持412
四、浦东开发开放的政策体系414
第四节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设计414
一、浦东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414
二、浦东开发开放的上海战略415
三、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方针、战略突破口和战略路线图416
第五节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规划420
一、浦东开发开放特别注重规划先行420
二、浦东规划的先行先试421
三、浦东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开放421
第六节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实施422
一、土地问题422
二、资金问题424
三、开发组织:政府机构和开发公司426
四、浦东的项目建设428
五、浦东的综合配套改革430
六、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437
七、浦东开发开放模式的形成438
第十三章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改革开放441
第一节园区的历史变迁: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到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442
一、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初步发展442
二、2000—2005年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拓展444
三、2005—2013年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转型探索447
四、2013年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449
第二节开放倒逼改革:上海自贸试验区承载的历史使命454
一、我国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454
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以及格局的新变化455
三、开放倒逼改革中的自贸试验区使命458
第三节改革促进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根本目的461
一、自贸试验区改革与制度创新462
二、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主要任务463
三、自贸试验区对中国制度变迁的积极意义465
第四节改革推进开放: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467
一、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468
二、自贸试验区对国内开放的推动作用470
三、自贸试验区对我国未来改革开放的引领471
第十四章改革开放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475
第一节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背景476
一、全球城市网络中上海城市功能和地位的提升476
二、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上海“四个中心”建设478
三、上海深化改革对全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479
第二节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历程480
一、十四大报告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提出481
二、“四个中心”的“三步走”战略482
三、全球经济转型与“四个中心”国家战略:国发19号文与
“两个中心”建设484
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再深化486
五、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经济中心的核心举措490
第三节改革与“四个中心”建设的先行先试492
一、金融体制改革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影响492
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改革开放497
三、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改革开放499
四、科技创新与国际经济中心建设502
第四节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对全国的意义505
一、上海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505
二、上海服务全国的发展理念505
三、“四个中心”相互联动的发展方式506
第十五章创新与上海的改革开放509
第一节上海的改革开放:创新率先全国510
一、上海在全国的战略定位:率先创新510
二、上海率先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511
三、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513
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513
五、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客观背景514
第二节上海对全国的启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15
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515
二、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规划方案设计524
三、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框架527
第三节上海创新的终极目标: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530
一、夯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条件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