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经济竞争:中国与美国

自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以来,美国现在首次面临一个经济对手——甚至以某些标准衡量要强于美国。本文探讨了中国在大多数经济竞赛中正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甚至超越美国。本文的分析集中在经济实力的四大支柱上:GDP、贸易、商业与投资,以及金融。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最新报告

《巨大的经济竞争:中国与美国》

编译:张鸿儒,《大译编参》外文编译评议员,就读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肖雄夫,《大译编参》外文编译评议员,就读于外交学院英语系;王若彤,《大译编参》外文编译评议员,就读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中国崛起

中国的迅速崛起为全球力量平衡带来了巨大改变。20年前,中国还是一个贫困的“发展中国家”。20年后的今天,如果用传统的GDP衡量标准——市场汇率来计算,中国经济占美国经济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10%上升到2021年的78%;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ppp)来衡量,中国的PPP水平比美国高了15%。

首先,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中美关系,而且也重新定义了中美各自与其他国家的关系。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美国是大多数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然而在今天,世界上主要的贸易伙伴是中国。2010年,中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占全球制造业增加份额的三分之一,而美国的份额已跌至不足五分之一。

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中国已经取代了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从2008年的经济大衰退开始,世界GDP增长的三分之一都是由中国创造的,因此,当世界各国评估其未来一年的预期增长时,想到的第一个经济体是中国。

从全球地缘政治来看,中国的崛起创造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十年,美国的GDP占世界的一半。从这种主导地位出发,美国率先创建了战后的全球经济秩序。但到1991年冷战结束时,美国在全球GDP中的份额已经缩水到五分之一,到现在则只有六分之一了。

在21世纪,经济力量的平衡与军事力量的平衡一样重要。

二、21世纪的新趋势

GDP的发展

上面这张由英国《金融时报》制作的图片提供了一个历史视角。两千年前,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重心转移到了欧洲,然后是美国。今天,经济重心又转移到了以中国为首的亚洲。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描述的“历史上最大和最长的经济繁荣”中,中国的经济在过去20年中增长了10倍,从2000年的1.2万亿美元到2021年的17.7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GDP从2000年的10.3万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24.0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仅为2%。

在本世纪初,美国人的年收入是中国人的36倍。到2020年,美国达到63,000美元,而中国达到10,000美元。它现在远远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2,000美元)、印度尼西亚(4,000美元)和越南(3,500美元)。

中国领导人心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希望在2035年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socialistmodernization),并在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00岁生日时成为一个“充分发展、富裕和强大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在未来许多年里保持高水平的增长。中国领导人寻求在已经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反贫困奇迹”的基础上继续努力。1978年,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9个靠每天不到2美元的收入挣扎着生存(这也是世界银行的“极端贫困线”标准);今天,全面小康已经实现。事实上在2004年,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RobertZoellick)就赞扬了中国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贡献——将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数减少一半。在他所谓的“历史上克服贫困的最大飞跃”中,“中国在1981年和2004年之间成功地使5亿多人摆脱了极端贫困。”

四十年的奇迹增长可能为更多的人创造了更大的人类福祉增长,这比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中所发生的还要多。在2019年,已经有4亿中国人成为了世界银行标准下的中产阶级。中国现在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拥有最多亿万富翁的国家。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出结论,有一个比市场汇率更好的标准可以用来比较国家经济:购买力平价(PPP)。购买力平价是根据每个国家在其市场上的物品售价,用自己的货币可以购买多少东西,来比较国家间经济。

通过购买力平价比较,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对美国而言是痛苦的。200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36%。虽然奥巴马总统、特朗普总统以及现在的拜登总统都在谈论对亚洲在历史上的支点作用,但现在的跷跷板已经呈现出了美国的两只脚完全悬空的场面。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国家的GDP是其综合国力的基础。虽然GDP并不自动转化为经济或军事力量,但如果以史为鉴,GDP占优势的国家在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往往更大。

贸易

1、国际贸易

本世纪伊始,美国是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今天,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几乎所有主要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到2018年,130个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与美国的贸易额,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了与美国的两倍。

李光耀恰如其分地分析了中国的国际贸易。“中国正在把东南亚国家吸进它的经济体系,因为它有庞大的市场和不断增长的购买力。日本和韩国也将不可避免地被吸进去。它只是吸收国家而不必使用武力......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将很难对抗。”这种巨大的吸食动力现在已经影响了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经济体。总而言之:拓展贸易是中国的金科玉律。

在加强其在现有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签订新的协议方面,中国也战胜了美国。在二战后的世界中,美国是促进自由贸易的领导者,建立了关贸总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世贸组织等。美国还带头设计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但由于国内的政治反对,它一直无法加入该协议。随后,日本接过了接力棒,到2018年,《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议》(CPTPP)的11个成员建立了新的贸易规则。

同时,中国争取大多数亚洲主要经济体建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RCEP建立了一个贸易集团,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的10个成员,覆盖22亿人口。它涵盖了全球GDP的近三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将使世界贸易额增加5000亿美元。此外,当美国仍然因政治分歧而陷于瘫痪只能袖手旁观时,中国现在已经申请加入CPTPP。

为了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中国于2020年12月还签署了《中欧全面投资协议》,以促进外国的直接投资。如果欧洲议会批准,中国将成功地建立一个外国直接投资和市场准入的合作框架,使中国和欧洲企业比其他企业更有优势。此外,中国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追随最初的丝绸之路的脚步,在陆地和海上建设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加强其在中亚和欧洲的影响力。

中国在成为大多数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美国有关于“脱钩”和“再外包”的政治言论,但当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商品贸易下降5%时,中国的份额却增加了。

虽然北美汽车制造商预计到2028年每年将制造140万辆电动汽车,但中国去年生产和消费了330万辆电动汽车,预计到2028年将生产超过800万辆。

中国还掌握着电池的大部分原材料,而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因为电动汽车本质上是一个包裹在金属车体内的电池。中国占全球化学锂产量的50%,多晶硅的60%,稀土金属的70%,精炼钴的80%,以及精炼稀土的90%,这些都是电池生产的必需品。但是,为满足美国和欧盟的需求而寻找更多的矿源、开辟新的矿场和建设炼油厂,是根本不可能的任务。事实上,美国人并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创造出符合美国标准的替代商品。

同时,必须注意的是,中国也依赖外国的供应链来提供必需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和能源进口国,它对美国和其他高收入国家的出口在其经济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些发达经济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占比比中国大。因此,正如《金融时报》的马丁·沃尔夫(MartinWolf)所言,如果美国及其七国集团伙伴能够采取一致行动,它们可以坚持制定贸易和金融规则,建立一个中国必须接受的公平竞争环境。例如,如果前几届美国政府加入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和以欧盟为重点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那么美国就会成为一个经济联盟的缔造者,世界上近60%的GDP都会坐在它的跷跷板上,把16%的中国从地上拉起来。很遗憾的是,这个“如果”是很难成为现实的。

2、国际制造业

中国创造了一个制造业生态系统,使其能够主导几乎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国最初是廉价消费品的低成本生产商,201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2019年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9%,比2000年增加了20个百分点。在此期间,美国的全球份额从26%下降到18%。

研发密集型产业(RD-intensiveindustry)的情况也很类似。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其在全球增值产出中的份额从2003年的7%增加到2018年的26%,而美国的份额则从25%下降到22%。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进一步发现,在同一时期,在高端研发密集型产业中,中国的全球增值份额从6%增加到21%,而美国的份额从38%下降到32%。

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崛起大幅提高了其经济竞争力。尽管如此,在整体经济竞争力方面,世界经济论坛将评价标准定义为“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和因素”,美国在2019年排名第二,而中国则是第28位。

商业与投资

1、全球公司

注:世界500强企业分布

2020年《财富》杂志发布了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其中中国企业数量(124家)首次超过于美国企业数量(121家)。正如《财富》杂志所说:“美国世纪……终于让位于一个新的现实。"

当然,中美企业间竞争并没有结束。美国企业的品牌总价值(3.2万亿美元)依然是中国企业品牌总价值(1.3万亿美元)的两倍以上。此外,美国还有世界数量最多的“独角兽企业”。

2、外商直接投资(FDI)

注:中美接受外商直接投资量对比

2020年,中国成为吸纳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流入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在20年内净下降了1800亿美元。不过,在外商直接投资的累计数额上,美国依然遥遥领先:2019年流入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积数额是中国的五倍。

3、研究与开发(ResearchDevelopment)

注:中美研究开发投入

2020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发布了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自大的危险(ThePerilsofComplacency)》。这份报告显示,中国的研发支出增长迅速,很快就要超过美国。

自2017年以来,美国和中国的研发支出并驾齐驱,合计占全球研发支出的近一半。以2010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至2019年间,美国的研发支出几乎翻了一番,从3600亿美元增长到61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的研发投资增长了13倍,从400亿美元增至5150亿美元。

彭博创新指数(BloombergInnovationIndex)也记录了美国在创新方面的下滑。该指数于2013年开始追踪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虽然初始美国排名第一,但到2020年它已跌出前10名(第11名)。尽管当前中国仍然落后于美国(中国排名第16位),但它正在迎头赶上。中国对前沿技术的专注使其在未来的5G和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得主导地位。此外,前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RobertWork)也对此做出了总结:“很多人仍然认为,中国只是窃取技术并复制它……但中国的技术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也非常非常好,并且在一直变好。”

金融

1、美元主导地位

美国仍然是全球金融体系中无可争议的领导者。美元占外汇储备总额的60%,低于本世纪初的70%。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6年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但其占比少有突破2%。同样,美元在外汇交易、全球支付和贸易方面仍保持中心地位。

注:主要货币国际化程度对比

2012年到2019年,美元在SWIFT作为中介的跨境支付中占比上升了10个百分点。正如《经济学人》所指出的,美元“支撑着全球五分之四的供应链和大约三分之二的发行证券。”就贸易而言,使用美元作为计价单位的世界贸易额是美国进口额的4.7倍,出口额的3倍。因此,尽管美国在整体贸易中份额下降,美元在贸易中的地位依然强劲。在SWIFT系统、CHIPS系统和货币互换操作上,其他国家对美国和美元存在着依赖,这为美国在与其他国家打交道时提供了影响力。

虽然美国最近对朝鲜、伊朗和俄罗斯的制裁已经将美元“武器化”,但能否将这一手段应用于中国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美中经济关系已经变得如此相互依存,以至于它们形成了类似于冷战期间美苏相互保证毁灭(MAD)的关系:相互保证的经济破坏(MutualAssuredEconomicDisruption)。

如果美国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之外,而中国选择停止向美国运送货物作为报复,两国经济和社会都将受到严重破坏。至少到目前为止,这场比耐力的比赛已经成为了双方都不愿参与的胆小鬼博弈。

美国人还必须记住:美国的美元主导地位不是自然的事实。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8年所指出的:“国际货币体系正从两极体系(即美元和欧元两个货币集团占主导地位)向三极体系(美元、欧元、人民币)过渡……不过人民币的使用在当前阶段受到地域限制。”瑞银集团最近对中央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的一项调查强调了这一趋势:40%的受访者预计人民币将成为领先的储备货币,在未来25年内与美元和欧元并驾齐驱。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预计,到2030年人民币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桥水基金(BridgewaterAssociates)的创始人达里奥(RayDalio)通过分析金融帝国的兴衰,预测中国的货币和资本市场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美国的真实竞争者。不过,只要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中国保持资本账户封闭,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依然是缓慢的。

中国在推进金融科技方面的成功则增添了另一层复杂性。当美国政策制定者才刚刚开始讨论引入数字美元时,中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经济的数字化。中国正在开发自己的数字人民币,为公民提供更快、更便宜、更安全的金融交易。民营部门也参与到中国的经济数字化过程中来:数十家中国科技和金融公司设计了新的应用程序来支持政府的数字人民币架构。中国开发数字货币可能会威胁到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主导地位。数字人民币可以为交易者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调整交易、绕过美元交易体系。中国的技术将在国际范围内得到采用,并决定全球数字金融行为的规则。虽然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美国对其在数字货币的竞赛中并没有多少信心。正如美联储理事莱尔·布雷纳德(LaelBrainard)所说:“我无法接受世界上其他司法管辖区有数字货币,而美国没有。”

2、股票市场与银行业

虽然美国股市市值仍占世界股市的一半以上,但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股市的增长速度超过了2500%。2003年,中国股市市值略高于5000亿美元,而到2021年底,这一数额已经达到了14万亿美元。尽管如此,美国股市市值仍然远远领先中国53万亿美元。

中国在银行业的崛起更引人注目。2000年,全球十大银行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如今,全球最大的四家银行都属于中国(截至2020年12月,资产总价值为17.3万亿美元)。前十大银行中,只有第六家和第九家为美国银行,资产总价值为6.2万亿美元。不过如果按照市值来计算的话,美国企业占据着第一、第二、第五和第七位。正如《经济学人》所说明的,世界前30大银行中,美国银行的总市值为1.1万亿美元,远远领先于中国银行的9720亿美元。

注:世界前30大银行国别分布

就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影响力而言,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银行现已比其欧美同行要提供了更多的跨境信贷(主要针对新兴市场国家)。事实上,中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其发放的贷款已经超过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所有经合组织债权国政府的总和。

但在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第三大机制”的风险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在吸引新投资者和资本的能力上仍远落后于美国企业。2020年,中国初创企业获得的风险投资数额仅为美国公司的一半。这一比例在2021年进一步下降至三分之一。在释放人的潜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美国仍然是无与伦比的。

注:中美接受风险投资额对比

最后,中国正在努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人才,但加入中国国籍的人数仍不到2000人。相比之下,过去二十年,有近1500万人入籍美国。

移民对美国在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功不可没——从美国科技巨头(如谷歌、英格尔)的联合创始人,到生产新冠疫苗的辉瑞、莫德纳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在过去20年中,超过一半价值十亿美元的创业公司是由外来移民或其后代所创立或与他人联合创立的。在吸引世界上最有才华的发明家和企业家,并给予他们实现梦想的自由和机会方面,美国仍然是无可匹敌的。

三、未来将走向何方

核心问题是中国经济是否会继续以美国的两倍或更快的速度增长。

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经济最喜欢的说法是经济‘放缓’。媒体搜索了2013年至2016年间关于中国的经济报告,发现这是描述中国最常用的词。但问题是,很少有人停下来问一问这个‘放缓’是与谁进行比较。在同一时期,美国媒体最喜欢的形容美国经济的词是‘复苏’。

五年过去了,中国的“放缓”与美国的“复苏”相比,中国的年增长率为6%,美国为2%。在当今世界,许多行为体不得不“下注”。寻求风险调整后最高收益的投资公司需要决定是否在中国进行更多投资;寻求以最低成本制造最高质量产品的全球性公司需要决定是否扩大在中国的生产;零售商需要决定是否在中国的城市建立更多的门店;国家政治领导人也不得不在与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上做出选择。

一些人反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是美国的两倍”这一论断:

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顶峰并持续老龄化,按照这个趋势,到2035年,中国的劳动力可能会减少2亿人。

自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15年里,中国的总债务(包括政府债务和私人债务)翻了一番,从占GDP的140%到了280%。恒大地产的持续崩溃只是房地产泡沫的冰山一角。

中国专注于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其带来的衍生性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还面临着美国及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敌意,这可能会影响这些国家依赖中国提供产品或对中国的未来增长进行投资的意愿。瑞银集团估计,仅科技行业的脱钩就可能使中国年增长率下降0.5%。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将会以美国的两倍的速度增长: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从2021-2031年,美国GDP每年平均增长1.8%。相比之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国智库机构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和其他经济预测机构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中国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为4.5-5%。

虽然中国现在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但它过去几十年如一日,其攻坚克难的能力不容忽视。此外,中国政府以更加全面细致、更具有洞察力的团队应对挑战。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今天,只有中国这一个世界主要经济体实现了没有一年经济负增长,人口平均死亡率是美国的1/800。

对中国未来经济前景的乐观主义者指出,中国成功地巩固了其作为全球供应链中最关键环节的地位。尽管各经济体中存在与中国脱钩的言论,但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外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2021年,中国对世界的贸易顺差突破记录达到6750亿美元,比2019年疫情前增长了60%。

跟随“精明的投资者”(smartmoney)的步伐。在过去几年里,尽管美中关系不断恶化,世界上最成功的技术、制造业和投资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的投入。中国的中产阶级目前有4亿人口,预计到2035年将再增长4亿人口。这将引发一波消费浪潮,使中国不仅成为大多数公司所青睐的生产地点,而且成为它们最大的消费者市场。2021年,特斯拉生产的100万辆电动汽车中有近一半是在上海工厂制造并卖给中国买家。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说,“从长远来看,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我们将在中国生产最多的汽车,也拥有最多的客户。”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也表示:“中国将成为苹果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现在每12个小时在中国开一家新店。拥有10万亿美元资产管理的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Bridgewater),以及包括高盛(GoldmanSachs)和摩根大通(JPMorgan)在内的主要国际银行在过去两年都增持了在中国的股份。

审校:柯洁楠,《大译编参》编辑部执行副主编,就读于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终审:王盖盖,大外交智库创始人兼院长,《大译编参》总策划、总编

THE END
1.鲍威尔看重的债市指标拉响警报,美国经济衰退正在逼近?作为鲍威尔看重的债市指标,美国三月期国债的当前利率和18个月后的隐含收益率的倒挂幅度进一步扩大至134个基点,打破了2001年1月创下的纪录。当时出现这种深度倒挂的两个月后,美国经济便陷入了衰退。 这个指标拉响警报 去年3月,2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试图淡化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对经济衰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596133
2.民调:69%美国人认为美国正处于经济衰退据美国福克斯新闻3月16日报道,美国房地产资讯网站real estate witch发起的调查显示,高通胀下,69%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正处于衰退之中,55%的人认为他们会在经济衰退中失去一切。 报道说,经济学家通常将经济衰退定义为国内生产总值(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美国2022年第二个季度连续出现gdp下降,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尚未对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593549.html
3.美国是否面临经济衰退风险?耶伦:不排除这个可能中新网7月10日电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此前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表示,美国通货膨胀率依然居高不下,虽然经济增长放缓是“适当且正常的”,但不排除美国或面临经济衰退的可能。 这一采访在当地时间7月9日CBS的“面向全国”节目中播出。当被问及美国是否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时,耶伦表示“并不https://m.gmw.cn/2023-07/10/content_1303434441.htm
4.美国经济开启衰退模式——美国二季度经济展望美联储加息后,美国政府财政利息支出大幅增长。2021年,美国政府利息净额3523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8.7%。而2022年美联储加息后,政府利息净额创历史新高,暴涨至4751亿美元,增长了34.9%,占财政收入的9.7%,利息负担迅速加重。目前,美联储加息仍在继续,政府利息支出仍将增加。同时,2023年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https://m.yicai.com/news/101713185.html
5.美国将经济衰退还是软着陆?对2023年保持谨慎的五个理由据CNN1月2日报道,2023年伊始,最大的一个猜想是今年美国的经济会怎样。CNN预测,或许有理由对经济经济软着陆审慎乐观。 去年充斥着令人恐惧的头条新闻,诸如通货膨胀严重、加息幅度过大以及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 对股市来说,这是一段残酷的时期,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市值蒸发了约五分之一,纳斯达克指数(Nasd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446402
6.美国经济会进入衰退吗?这是跟美国的基本观念挂钩的,二战后,美国逐步建立了全球最为庞大和细致的对劳动,收入,消费的观察数据,而当时的苏联体系则建立了详尽的生产数据(服务于计划经济中的变量参数需求)。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周期监测委员会的工作目标是观察美国总体的收入和消费周期是否达到衰退的标准。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1282620228121.html
7.文法与教育学院[摘要]2021年4月25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发布的《2021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采用改进的德尔菲法、技术预见方法,以及“STEEP趋势框架”,从社会趋势、技术趋势、经济趋势、环境趋势和政治趋势五方面,描述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15种宏观趋势。其中社会趋势包括远程工作和学习、数字鸿沟扩大、心理健康问题https://www.ahou.edu.cn/jky/detail?id=ob0laxgtipvl4cmo-b2zea
8.硬着陆,软着陆,不着陆?美国经济的三大可能性我们发现,自1960年以来的9次衰退中,美股从衰退开始前高点到衰退期间的低点平均的跌幅为32%,其中最大为57%,最小为16%(图表1)。也就是说,如果经济走向衰退,美股大概率将出现20%以上的回调。 去年以来,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一直存在,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兑现。3月份的硅谷银行事件曾让市场担心金融风险的爆发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9001
9.标普称美国正走向衰退:明年或出现经济负增长GDP下降0.8%——中国标普称,预计到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0.1%,GDP将下降0.8%,衰退情形与1969年到1970年一致。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j/202211/t20221129_14164719.htm
10.马斯克最新访谈全程:发现外星人SpaceX营收将暴增中国经济规模会06 美国经济正在衰退 但仍然是世界最好的人才“目的地” Q:你认为现在经济走向是怎样的? 马斯克:预测经济状况总是很困难的,去年有人问到经济走势,我说2022年春天我们的经济可能会进入衰退,但要知道经济衰退并不是一件坏事。 如果经济蓬勃发展的时间很长,资本分配会出现错误 ,基本上会给傻瓜们撒钱,做任何蠢事都能https://36kr.com/p/1748882112066565
11.危机升级!预测:2024年美国GDP将跌至负值,大衰退已成必然?美国经济的危机征兆 美国经济目前正面临着多重压力,包括通胀、债务、股市、不动产等方面。这些压力可能会在美联储加息的推动下,引发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崩盘。美国的通胀率已经达到了13年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8月的年率为5.3%。通胀的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美国政府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放水,导致了货币供应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252220161554409&wfr=spider&for=pc
12.大跌4.8%!美国又创下一项最差纪录!特朗普坐不住了,联手华尔街搞大跌-4.8%,美国又创下一项10年最差纪录!谁在拖美国经济的后腿? 北京时间周三(29日)20:30,美国公布的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录得-4.8%,为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最低水平,标志着经济衰退的开始。 美国GDP数据大幅下滑背后,是美国各大经济部门的全面崩溃。如果我们想搞清楚经济什么时候会好转,或者GDP数据会不会https://gold.hexun.com/2020-04-30/20121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