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条件越来越高,都想要把生活过的好一点,而且现在的人们都想自己去做生意,但问题是做什么!怎么做!从哪里开始!这一点几乎难道了百分之90的人,一来害怕做不好,害怕投进去的资源打水漂,二来没有经验,又没有保障,三来没有这个勇气去做,等到市场成熟再去做恐怕也赚不到钱,钱投少了怕不够,投多了又怕亏损,今天来说下一万块能够做什么事情吧。
用1万块从哪里开始创业
其实商机满大街都是,就看你是不是能够把握住并很好地利用,与其去想1万块能做什么生意不如去做尝试,1万元的创业项目可以做五金,日杂,建材,日用品等,你见过天桥的地摊嘛那是小户!那你见过打着“超市促销”的名义,开着货车,拉一车货到人流量大的区域做促销嘛这才是大户,而且很精明,你从一万块做起,做得好,慢慢积累就能成为地摊大户,至少买车不再是问题。
(【低成本创业项目】缺少资源的朋友有福利啦,用一万块就可以创业一起来看看!)
具体怎么操作
从一万块开始,具体怎么做呢在地上用布做底,产品全部展开,几十到上百个品种,这按资源投入多少定,之后用喇叭喊吸引顾客。一般操作是2到3个人,可以采用给开支的形式雇人雇车。操作地点:城市社区、早市和夜市、乡镇的集市等等,一到两天换个地方。
首次货源的整合,以个人眼光和市场会有些脱节,这是正常的,不断的调整和积累经验,就真正知道顾客所需了。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去探究顾客喜欢什么,你就去去销售什么就好,研究目标顾客的心理很重要。
按自己的资源,组合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都是比较现实的。经验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也不是迷茫出来的。任何厂家的产品都有精华部分,这些精华的组合,就是一个机会。在地摊领域已经绰绰有余。
创业需要不怕辛苦不怕累,更不要怕丢面子,赚钱这种事情一开始都是要厚着脸皮去做的,像那些商业巨头们从一开始不就是低声下气去求人合作什么的,所以说想要赚大钱,就要有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勇气,所以创业者们要勇于奋斗和坚持。
随着2017年几个重大事件的发展,在2018年的今天,互联网趋势已经形成,而且很多互联网市场已经成熟日趋饱和,从线上到线下都很热闹,从网游市场到共享市场,这其中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个能够然人施展才华的绝佳时代,互联网发展到今天都是为了人们的需求便利而开展的,相信今年的互联网市场也会热闹非常,下面一起来整合一下2017年各行业的大事件吧。
新零售攻坚战,进入真正的打通和整合环节
泛娱乐产业融合,电竞成新风口,继续发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增长惊人,2017年王者荣耀注册用户破2亿,全民陷入“竖屏手机,横屏农药”的现象级手游日常中,下半年吃鸡接棒,随之产生的移动端产品也势头正猛。
可以预见在不断互动、融合与更新中,2018年电竞一定会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风口。
从AI到“+AI”,人工智能将渗透方方面面
不过比起2017年AI新概念的推陈出新,2018年很可能是这些概念的落地之年。AI会迅速的与各行各业行业发展相结合,比如零售、驾驶、手机、社交等,都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潜力,AI大潮逐步袭来。
阿里VS腾讯,双雄争霸竞争愈发激烈
互联网的大格局,从BAT三足鼎立到AT双雄争霸,趋势已经越发明朗,整个互联网领域基本形成了阿里与腾讯双足鼎立的稳定局面。
2018年除了竞争门槛会不断提高,两家对战还会进一步逼入白热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共享经济热度持续,共享单车合并已成趋势
一个“万物可共享”的时代已然到来,2018共享经济热度仍将持续,共享单车很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洗牌,合并成为大概率事件,区别只是谁合并谁。
互联网正处于一个新的变革节点,新一轮的洗牌即将开启,孕育着无数的机遇和创新,这些不断上浮的互联网数据向我们展示了这个领域欣欣向荣的蓬勃生命力。
在这个绝佳的时代,各行各业都竞争异常的激烈,年轻人想要创业必须要选择好市场,并且要合理的规划,如今创业合作力度都非常大,还需要创业者更加的谨慎选择,要懂得坚持,做一行爱一行。
理性创业,不要盲目跟风
创业是一条曲折的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还会发现它的陡峭之处,摔下去,也许万丈深渊,让你爬不起来。所以创业之路我们还是要理性对待,正如古人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也。下面我就简单说说我的浅见。
第一,思路要清晰。思路决定出路,作为一个创业者,知道自己要走哪方面的路,很多人也许会说出一个个项目,但是怎么去落实,怎么去销售等等,必须要有一个可行的市场分析。至少得说出来得说服自己去合作,至少可预见的风险性你得知道怎样去解决,至少你得知道路该怎么起点,怎么一步步走下去。只有这样,你才会胸有成竹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即使失败了,你也不会有太多的忧伤。
第二,创业需要人才,特别是志同道合的人(一个喜欢某个行业的人开始的时候是不会在乎很多金钱的,太更在乎的是心中的追求)如果具备了这样的人,创业途中,你会发现什么是激情,什么是勇气,什么是团队的力量。这些创业中需要的精气神,将是抹平一切障碍的强有力量。当然,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你就需要有更强大的管理和领导才能,带领团队走向高峰,至少给员工看得见的曙光。
第三,创业需要资源。资源无疑是一道挡住很多创业者脚步的坎,能跨过去,无疑离成功近了很多。当还不能跨过去的时候,你应该选择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千万不要浮躁,不要抱怨,不要沉沦,一个人在消极的状态下,往往会有很多借口,犯下很多错误,反而不去自我检讨,怨天尤人。只有调整好心态,方可拨云见日。
创业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许天时地利人和还不够,你还应该足够幸运。但是笔者以为以上三方面无疑是创业成功的垫脚石:思路是就像源头之水,志同道合之人就像是促使泉水流向大海的力量,资源就像是决定着形成多大的海洋。
学校附近没有专业教科书店,大一大二学生常为买不到书犯愁;而大三、大四学生宿舍堆积如山的旧书却又找不到出路。3月5日,仙林大学城南京大学的6名学生自创旧书交易的网站,让教科书在校园“流动”起来。昨天网站运营满一个月,已经卖了127本书。
3月17日晚上6点,刚刚上完课的王涛没顾上吃饭,一个人坐在公交站台的长凳上等D1路公交车,他的目的地是仙林的两家二手书店,去给前天在网上留言想要《民事诉讼法》和《刑法学》二手书的同学去取书。
晚上7点半左右,夜幕降临,王涛一个人独自坐着公交车回到学校。这两本书原价在100元左右,王涛从书商那儿拿是32元,转卖给网上的买家是42元,除去来回坐公交车的费用4元,算下来利润有6元钱,虽然数目不多,让王涛挺有成就感。
来自南大二年级的王涛是软件学院的一名学生,去年期中考试时,他想买一本专业的教科书,却发现学校周围没有书店,不知该从何入手。而另一方面很多大三、大四学生手头有大量旧书,但是由于缺少出路,大量旧书成了几毛钱一斤的废品。
他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就和自己的好朋友兼同学吴桂根说起自己办一个专业教科书的网络书店的想法,吴桂根也就成了王涛创业想法的第一个伙伴。
随后的两周里,两人通过自己在学校的人脉,又拉了四个人,系里的同学宋浩、匡亚明学院的马海军、数学系的陈伟和学生社团SIFE的徐静,就这样6人创业小组正式成立。
解决货源成为关键问题
创业起初,他们设想回收同学们不用的旧教科书,让旧书在南大校园里循环使用。“我们是以2折左右的价回收,但网站知名度低,同学们热情不高。”这完全出乎王涛们的意料,这样,货源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很快,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南京的几个比较大的二手书市场,三个人跑了三四十家的二手书店,可是店主都觉得他们拿货量小,不愿意合作,“老板们觉得卖给我们是3折左右,卖给普通顾客也是4折左右,我们拿货又比较零散,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利润。”
三个人用学校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及学生特有的真挚打动了店主,最终有四家二手书店同意合作,他们将这些二手书所有的名目做成了数据库,便于查找。
他们花了2000元租借了一年的服务器使用,经过工信部一个多月的审查,网站终于正式上线。为了能够使网站能够赶上新学期开学运营使用,6个人在放寒假后还在学校呆了12天。经过两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商家联系和网站建设,网站正式上线。
被人戏耍,送书白跑一趟
3月5号,新学期开学后不久,网站正式营业,他们借助SIFE社团的组织结构,印制了2000份传单,向全校的宿舍进行分发。
书籍转卖,颇受欢迎
从正式营业到昨天,网站的访问量已经超过3万,卖出了100多本书,旧书大多是以4折左右的价格售出,530元已经到手。
刘兰兰订的是两本副修法律方面的书,她前几天去学校后门口的旧书摊看过,对方已经卖完了,并且不会再订了,于是她就想到了宿舍前几天发的网站的传单。“我是前一天订的,没想到他们效率这么高。”
王涛认为,自己和旧书摊的比较优势在于自己是送货上门,比较方便,而跟淘宝网的比较优势在于,如果加上邮费的话,淘宝也并不比自己优惠,同时因为自己的店就开在同学周围,会更有保障,也更有亲切感,“既然有了这个网站,何必要舍近求远呢?我们希望把网站做成大家买书的第一选择。”
搭建大学城二手书交易平台
目前网站仍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实行的是B2C的营运模式,他们计划在四月份会将目前简单的B2C业务转向C2C,使同学之间的学习资源可以互相流通。
“我们将把网站做成一个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书的平台。比如,有一个同学在网站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将自己的书目的基本情况予以介绍,并标价销售。如果有人看中了,就会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就作为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中介,促成两人交易成功,从中抽取一到两元的中介费和平台维护费吧!初步是这么想的,但我们还没有想清楚。”
目前这个网站的容量是300M,大概可以容纳至少10万本左右书的信息量,“这对于仙林大学城是足够了。”王涛对自己的网站充满了信心。
创业者在创业起初都有过很多创业思路,在创业阅历逐渐成熟之后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使想法趋于成熟。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想法能够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要求,跟得上当下用户的需求呢?
“我希望它会是一家市值五亿到五十亿美元的公司。”2000年前后,浙江省委领导视察刚成立不久的阿里巴巴时,马云说出了自己的“梦想”,他说自己心里很清楚,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在吹牛。
不管怎样,梦想还是要有的。这一期的小酒馆,我们找来了几位创业者和合作人,听他们讲述一下自己身上发生或者遇到“吹牛”的事情……、
匿名创始人A:
只有实现了的牛X,才适合拿出来讲
对合作人吹过的牛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只有实现了的才敢说,比如马云老师,不然会被人笑话的。
我们吹过最大的牛就是让所有服务器都装上我们的软件,使用我们的服务。当时我们清楚,实现这个事情的概率只有10%,但还是义无反顾为了这10%在努力,现在为止离实现还很遥远,但我们希望越来越近…
坦诚讲,我们公司属于吹了牛还正在实现路上的,正在尽最大努力实现的过程中,这是我和我们团队最大的愿景,相信也是不少创业团队的目标。
连续创业者B:
我说要做中国最知名的小鲜肉包子店
合作人:你这样儿,还鲜肉
2014年,我22岁,毕业的时候直接跳入了创业大潮。
我选择餐饮领域,首先因为我是资深吃货,一路把自己吃吃成了胖子;另外一个原因,当时餐饮领域的创业非常火,尤其是年轻人做餐饮的,像西少爷、黄太吉、叫个鸭子等等,我认为这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我在调研市场后决定做包子这个领域,希望让大家想吃包子的时候就能想到我们,我们更想打造出一个中国互联网包子品牌,而这也是市场空白,所以满怀信心的去找合作人了。
合作人问我目标是什么,我说要做中国最知名的“小鲜肉包子店”,品牌名字里面也加上小鲜肉,一是突出馅料新鲜、二是说我和团队很年轻,合作人听后,看看我,皱了皱眉头,“消费者看到你不会觉得是鲜肉吧。”她是认真说的,因为她跟我分析了半天关于老板人设对品牌的影响。
她没有合作我,她还伤害了我22岁的心灵。后来包子店创业失败了,不过肯定不是因为我丑。
匿名合作人C:
创业者把人民币合作硬说美元,但还是被我发现了
圈子里最大的吹牛段子是这个:我们A轮经纬,B轮红杉,C轮是BAT其中的一家,现在就差天使了!
巧合的是,我真遇到过类似的……
也就这两个月的事儿。看新闻里突然发现一个项目,新闻报道说对外天使轮融了XX美元,估值达到了XXX……,我一看就觉得很奇怪,这个轮次和团队不可能达到这个估值,差太多了。
于是带着疑惑就找到了创始人。上来我就问:你们天使轮怎么拿了这么多钱他支支吾吾地说,早期合作人承诺后面的轮次都会跟投,上市的时候还能拿到很多帮助。所以他就把第一轮合作的金额改成了美元,因为以后轮次的可以直接折算进来。
数字倒是真实的,但是真相其实是人民币……我聊了半个小时,就提前结束了,也没泼冷水,毕竟人艰不拆。
以前投的那些项目,基本大家的业务预期都超过了当年的承诺。我觉得,吹牛没问题,有梦想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但得科学,要跟团队实力和经验匹配才行!
某匿名创始人D:
我就是那个对天使合作人说“就差天使轮”的创业者
没错,“就差天使轮”这个人就是我。
我们项目开始合作之前,我就想,我们项目方向还比较不错,是蓝海市场,团队背景也比较厉害,应该可以拿到知名大机构的钱,有了大机构的背书,也有利于后续合作。
于是有朋友就介绍了梅花创投合伙人吴世春。在聊天的过程中,出现了大家看到的这一段略带喜剧色彩的对话。
但是,因为我过去七八年一直做海外市场的业务,之前也有过成功经验,所以他很快就确定了合作意向,我如愿拿到了梅花的天使轮。
我能感觉到当时我用力可能有点过猛,但用力的方向是没问题的。我一直觉得合作就像是追女孩,连承诺都不敢给,哪个女孩愿意把终身托付给你大声说出来你的爱,用你的承诺约束你的行为,即便最后实践下去打了折,那至少说明你有种。
作为最近两个月创投圈最知名的牛皮匠,我必须强调,吹牛和撒谎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吹牛”只是在描述一件超越当下发展阶段的对未来的美好预期,这个预期可能达到,也可能达不到。达到了,就是真牛。撒谎则恶意得多。
很大程度上,我认为所有的创业者都需要一点牛皮匠的精神。合格的创业者,不会因为别人“吹牛”的指责就畏首畏尾。“敢想敢干”这四个字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如果连想都不敢想,说都不敢说,凭什么你能做到呢
某匿名合作人E:
有创业者说的天花乱坠,结果被发现数据是买的
我入行不久,遇到的创业者并不多,但其中就有一个骗人的项目。
这个项目是在一个合作机构的活动上碰到的,因为有大机构投过,觉得还挺可信的,就找到了联系方式想聊一下。
这是个做二手车检验的项目。跟我聊得天花乱坠,说自己有各种技术,还有师傅专门听发动机的声音,一听就知道车况有多好,神乎其神的。
聊完不久,我们得知了一个消息:他们的数据,从估值到价格都是从别的二手车商那里买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而卖给他们数据的刚好是我们另一个项目的客户,辗转了解到,那个创业者的一些数据根本就是伪造的。
后来肯定没有投呀。不过创业者的这种小伎俩还是要少用,圈子很小,太容易被拆穿了。
还是来好好学习以下真实的初次合作的创业故事,说不定你们会产生共鸣。
雷磊|真实故事计划CEO:合作人都很聪明,朴实地去见他们吧
2016年4月,我超不情愿地成为了一名创业者。合作像海淘,我前后见过40位合作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见5位。每次,激情满满,鼓励自己不怯场,见一次就要从头到尾讲一遍项目,咽炎也是从那阶段开始犯的。
我特别能理解他讲述的那个时刻。人有表达的欲望,真实故事计划也像一扇窗口,供人们表达,也供人们望向更深、更远的地方。这或许也是偏理性的他投了一个感性项目的原因。
我不是一个擅长打鸡血的人,见合作人也是很谦虚。合作人问我有什么,就老实回答有什么,问能做什么,我心底没谱的就答,不一定,我会尽全力去做。合作人都很聪明,特别朴实地去见合作人吧,给他们打鸡血、画大饼是没有用的。
陈达博|浪走科技创始人:拿到合作后,数“零”数了很多遍
第一笔合作是从Innospace得到的。我是产品设计师,后来学了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的知识。在Innospace有了创业的想法后,坐在我对面的有两位合作人,一位是设计师,一位以前创业时做的是计算机视觉的技术。他们俩当时都觉得我说的挺有道理的,就投了。
在银行账号上看到合作款进来后,我和合伙人一起数“零”数了很多遍。但毕竟这个钱还不是产品卖出去得到的钱,相对于后来第一套产品卖出去得到的钱,拿到合作的时候,我其实还是比较淡定的。
毕振|觅跑创始人、CEO:聊了半小时,还没回到办公室,钱就到账了
2013年,我在山东做饿势力网上订餐,那时互联网氛围非常差,餐厅完全不认可网上订餐这种形式。我只能一家一家问饭店需不需要送餐,最多的一家谈了17次。
送餐车是跟同学借的,送餐篮是一家餐厅老板拿铁丝绑在后座上的。下雨天我把唯一一件雨衣盖在后座的餐篮上,而自己淋着雨。所有努力都会有回报,饿势力后来成为山东最大的订餐网站,交易额达到了千万级,后来合并到饿了么。
2015年我从山东来到北京创办“人人地推”,带了十几个小伙伴住在一个70平两居室的房子里,男生一间,女生一间,大家都是睡地板,晚上起来上个卫生间都会不小心踩到谁。
合作过程也有顺利的时候。“觅跑”共享自助运动舱合作的时候,有一家合作机构在我们聊完一个小时内就投了。
没想着为了创业而创业,我希望带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现在的觅跑也是如此。
姚颂|深鉴科技CEO:懂技术的行家少,我讲了100多遍BP才有人投
深鉴科技2016年3月正式成立,到今天我们收获了数千万美金的A轮合作,合作人里包括发明FPGA的半导体巨头赛灵思。
可是,AlphaGo出来之前没有几个人讨论深度学习,大家总是把人工智能和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联系在一起。那个时候更没有大批合作人拿着钱支持我们这种技术创企。
深度学习是一门非常前沿的学科,硬件架构设计更是门槛异常高,听得懂的行家很少。所以你可以想象合作人们听我们介绍这些技术,以及我说我们的技术可以毫不逊色地和因特尔、英伟达等企业竞争的时候,他们有多犹豫。
我可能至少讲了100遍我们的BP,直到最后在美国硅谷遇见了我们现在的合作人,金沙江创投的董事总经理RichardLim,他听完的三天后就正式决定投我们了。听到消息的那晚是我还是没睡几个小时,前几个月是焦虑,但那天晚上是太高兴了。
刘颖|话本小说创始人、CEO:合作人是我的磨刀石
刮好胡子,穿上一件干净的衬衫,拿着和团队反复修改的BP,我就去见合作人了。
对于一个闷头创业的宅男来说,合作的窗口期是一个不断学习、输入、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当合作人驳斥、提出意见的时候。我把合作人看作磨刀石,聊完一次就重新回头整理一次思路。
话本小说第二轮合作时,见了十几位合作人,确定了梅花天使领投。这算是容易的,有的项目见了二三十位都还没有数。
谈成合作的那晚,我们团队小小庆祝了一下,没有太多的情绪。
朋友说,创业的时候,真像一条狗。另一个朋友说,你太高估自己了,我们连狗都不如。无论在创业时碰到多大困难,在朋友、家人面前装作有信心的样子。有时,为了让项目走下去,也要作出违心的妥协。
合作的意义也并不是纯粹地找钱。比钱更重要的是,找到帮助你的伙伴。